免费咨询热线
020-88888888kb体育原标题: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起飞后的爆炸原因:一个不起眼的橡胶O型圈
有篇课文大多数人小时候都曾读过:“今天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这篇文章讲述了失事的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32年前,“挑战者”号升空后爆炸。1986年1月28日上午11点39分kb体育,“挑战者”号点火,一股黑色烟雾从发动机右侧尾部喷出,持续了约2秒。
点火后58秒,右侧发动机靠近尾部支架处出现了烟羽,可燃气体开始泄露。第64秒,烟羽突然改变形状,同时出现了肉眼可见的异常火光,尾部燃料舱的液氢舱开始出现泄漏。
第68秒,地面通信告知宇航员“执行加速”,指令长迪克·斯科比确认了这一信息并回复:“收到,执行加速。”这也是挑战者号机组成员留下的最后一条通讯信息。
不到10秒钟后,挑战者号在1.46万米的高空解体。25秒后,残存的驾驶舱在惯性作用下升至1.98万米的高空,随后开始自由落体,数分钟后以330公里/小时的高速溅落海面,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事后,美国政府专门成立的调查委员会查明,此次事故的根源来自一个不起眼的橡胶部件——O型圈。
由于发射时气温过低,橡胶造的O型圈失去了弹性,造成原本应该密封的固体火箭助推器内高压高热气体泄漏,最终导致高速飞行的航天飞机在高空解体。
除此之外,调查委员会还将事故原因部分归咎于NASA本身的不完善的内控制度和决策机制。
“挑战者”号爆炸后,至少有3名航天员没有马上死亡。但航天飞机并没有设置逃生系统。设计期间,NASA曾表示,航天飞机的高可靠性不需要额外设计这一系统。
尽管发生了如此重大的事故,但NASA似乎并没有从“挑战者”号身上吸取教训。
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于返回地面前16分钟突然爆炸解体,7名航天员全部罹难。此次灾难让NASA内部对安全问题的态度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哥伦比亚”号事故调查委员会认为,“哥伦比亚”号与“挑战者”号失事的根源都是NASA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该局缺乏强大的安全文化”。
15年过去,1月25日,NASA在阿灵顿国家公墓举行了追思仪式,悼念“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阿波罗1号”殉职的宇航员,以及其他为人类探索太空事业付出生命的NASA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