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020-88888888kb体育由于石业的发展,原来使用天然橡胶制造的各种橡胶制品,开始大量改用合成橡胶生产,而合成橡胶的机械强度低于天然橡胶,因此必须有优质补强填充剂以补强。其中,二氧化硅作为硅橡胶补强剂,取得快速发展。
从沉淀法二氧化硅的市场需求来看,轮胎、鞋类、硅橡胶等橡胶工业领域是二氧化硅的主要消费市场,占二氧化硅总消费量70%以上kb体育。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统计,2018年全球沉淀法二氧化硅市场规模为19.6亿美元。其中,口腔护理行业、橡胶和农用化学品的需求上升是推动该行业增长的主要因素。到2025年,全球沉淀法二氧化硅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3.4亿美元。
中国沉淀法二氧化硅产能处于稳定增长态势,2015-2019年产能增长率为4.2%,产量年均增长率为8.66%。截至2019年末,中国沉淀法二氧化硅生产厂家共54家,总生产能力达234.5万吨/年,其中规模在5万吨/年以上的企业数量为17家,产能为169.1万吨/年,占比72.11%。前五大企业产能占比为37.1%。
根据沉淀法二氧化硅行业数据,2019年前17大厂家的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81.67%,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也达到75%。这意味着行业需要进一步扩大产能以应对行业需求增长。其中,福建远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远翔新材”)就计划以在创业板上市募资的方式,投资年产4万吨高性能二氧化硅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远翔新材招股书显示,公司主营业务是沉淀法二氧化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沉淀法二氧化硅产品主要作为原料或添加剂主要应用于硅橡胶、涂料消光剂、绝热材料、PE蓄电池隔板等领域。公司是高温硫化硅橡胶用二氧化硅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报告期内(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下同),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沉淀法二氧化硅产品的销售,2021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99.84%。
过往业绩期间,远翔新材的业绩保持稳定增长,营收由2018年的2.46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05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超13%;同期净利润由4576.69万元增长至7687.01万元,年均复合增速超20%。
盈利能力方面,远翔新材在产品性能等方面具有优势,使得公司保持较高的毛利率。不考虑公司执行新收入准则,运输及装卸费归集科目发生变化,报告期内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8.67%、34.86%、42.39%、39.61%。
公司的毛利率呈现波动的态势,主要受产品售价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公司表示2020年度,疫情导致上游原材料和燃料动力市场价格出现较大下跌,因而年度综合毛利率较上年上升了7.53%。2021年上半年,公司主要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涨,导致2021年1-6月的毛利率较2020年度降低了2.78%。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影响远翔新材经营成果的另一大因素是公司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占比较高。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6,238.25万元、8,493.02万元、8,714.55万元以及8,886.21万元,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5.33%、30.69%、27.13%以及45.95%,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重较高。公司称,鉴于市场环境较为复杂,公司下游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各不相同,如果主要客户经营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将面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
此外,公司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票据账面价值分别为6,491.37万元、5,870.53万元、11,481.03万元以及10,719.79万元,占流动资产合计的比例分别为36.89%、29.44%、42.07%以及38.63%。考虑应收款项融资后的应收票据合计占流动资产合计的比例分别为36.89%kb体育、40.14%、50.94%以及48.28%。由于下游客户采用票据结算货款的情况增多,报告期内公司应收票据余额,特别是银行承兑汇票的余额整体呈上升趋势,应收票据占用公司资金增加了公司的财务风险。
远翔新材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较高,或与公司销售收入来自少数主要客户有关。2021年上半年,公司对东爵有机硅、新安集团、合盛硅业603260)、科瑞集团等客户的销售额达到1.7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92.01%。
在智通财经APP看来,远翔新材要避免对少数客户依赖,解决方案之一是凭借公司现有技术水平、行业口碑与优质客户资源,进一步提升硅橡胶用沉淀法二氧化硅的市场占有率,巩固和提高在细分领域的行业地位。
据招股书披露的产能数据,公司2021年上半年的产能利用率已高达110.14%,产销量为99.79%,饱和的产能利用率和较高的产销量表明公司扩大产能已势在必行。
因此,远翔新材此次上市拟募集资金2.57亿元,其中1.92亿元拟投入的“年产4万吨高性能二氧化硅项目”。公司新项目主要是实现产能扩张及生产线升级的目的,满足市场对此类产品的需求。公司将在现有产品生产基础上进行的产能扩张、生产工艺和产品技术升级,紧跟客户需求、增强主营业务,有利于解决产能瓶颈问题,优化产品结构,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